中消協深度剖析汽車消費維權五大痛點

  • 我要分享:

原標題:中消協深度剖析汽車消費維權五大痛點

  中消協深度剖析汽車消費維權五大痛點

  呼吁建立行業信用約束機制將嚴重侵權者列入黑名單

  隨著維權女車主和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達成換車補償等和解協議,奔馳車漏油事件即將落下帷幕。但汽車消費維權難問題值得社會公眾深入討論和全面反思。

  4月17日上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京舉辦“推動解決汽車消費維權難座談會”,聚焦汽車消費維權難,邀請有關法律專家、律師參加,就《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適用與完善、《乘用車新車售前檢查服務指引(試行)》(以下簡稱PDI規則)的問題與改進、汽車銷售中的金融服務等費用收取、汽車消費者維權難的解決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汽車消費維權難主要表現“消費者辨識難、消費者取証難、消費者鑒定難、消費者協商難、消費者投訴解決難”五大痛點。

  針對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奔馳車漏油事件中汽車銷售金融服務費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回應稱,汽車銷售金融服務等應明碼標價,杜絕強制交易等違法行為。

  去年汽車類消費投訴1.7萬件

  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據公安部統計,2018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同比2017年增長10.51%。我國汽車消費規模保持較高水平。但在汽車消費領域存在著大量投訴。

  從投訴涉及品牌來看,比亞迪位居第一位,第二位到第十位分別為奔馳、寶馬、別克、奧迪、一汽大眾、長安福特、東風日產、上汽大眾和東風本田。根據數據分析,德系三大豪華車品牌奔馳、寶馬和奧迪全部上榜,也從側面反映了汽車消費呈現升級趨勢。此投訴數據為絕對值,因各汽車品牌的銷售量和保有量不同,消費者應綜合考量。

  統計顯示,2018年所有汽車相關投訴中,62.7%的商品為家用轎車,其次是汽車零部件,佔比26.2%,兩者合計佔比近九成。2018年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咨詢信息系統共錄入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19283件,相比上一年下降了5.8%。2018年共受理汽車相關消費投訴17773件,受理率為92.17%﹔有1.77%的消費投訴處於待受理狀態,有6.06%的投訴案件由於超出辦理或管轄范圍、撤回、當事人無法查詢、証據不足等原因未受理。

  中消協有關負責人分析說,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2018年乘用車銷售量下降4.1%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與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改善消費環境有關。

  從受理投訴案件處理結果看,有67.8%的投訴經調解后達成協議,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4億元。在需調解的案件中,1次調解成功率為82.2%,超九成案件可在兩次內完成調解,調解方式主要為當面調解和電話調解。

  從消費者投訴方式來看,通過電話、互聯網絡、信函等方式進行投訴的比例分別為52.9%、22.9%和15.3%,三者佔比合計超九成。與上年相比,通過互聯網渠道投訴佔比上升了4.9個百分點,而電話投訴的佔比下降了2.1個百分點。

  售后服務問題佔比達32.2%

  從消費者投訴問題分類看,汽車相關投訴主要集中於售后服務、合同及質量問題,佔比分別為32.2%、20.7%和20.0%,三類問題佔比總和超七成。

  隨著汽車保有量增長,售后服務問題佔比有所增加,合同問題略有降低,虛假宣傳和價格爭議問題也有所提升。

  中消協有關負責人說,具體來看,涉及汽車售后問題的投訴主要包括:不履行三包義務、不履行售后承諾、售后在三包期內收費修理以及經營者變動導致無法正常履行售后服務等,其佔售后問題比重分別為50.1%、38.3%、5.0%和2.9%。

  涉及汽車合同問題的投訴主要包括:訂金糾紛、合同違約、不平等格式條款等,其佔合同問題比重分別為32.6%、22.0%和4.9%。

  涉及汽車質量問題的投訴主要包括:產品性能問題、不合格商品以及不具備特定使用環境等,佔全部質量問題的比重分別為27.3%、13.4%和9.2%。

  2016-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投訴與咨詢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汽車產品(含零部件)的投訴從1.5萬件/年上升至1.9萬件左右/年,投訴解決率有所下降。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售后服務、合同糾紛、產品質量、金融服務問題等。

  統計顯示,汽車銷售企業和服務企業是被投訴的主要對象,從經營者的侵權數據來看,消費者在汽車消費中的安全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是經營者侵權的高發區,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安全權。其中安全權佔46.5%、公平交易權佔26.7%、求償權佔18.9%。

  交付合格汽車是應盡義務